1946年5月,白崇禧收到了一份令人震惊的诉状。身为“堂堂一级上将、陆军总司令、国防部长”的他,竟然被告上了法庭。这突如其来的指控让他难以置信。
他仔细查看诉状,才知道控告他的是一个名叫胡斌的人。胡斌声称白崇禧非法侵占了他的土地,还在这块地上为母亲建造别墅。白崇禧顿时感到迷惑,心想自己何时侵占了别人的土地?他回想了一番,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得罪了人,是被报复了。
反复思索后,他将矛头指向了裁军政策。抗战胜利之后,桂系军阀白崇禧风光无限,短短不到一年时间,连连收获五桩喜事。首先,他被授予一级陆军上将军衔;其次,荣获“抗战胜利勋章”;第三,被任命为代理陆军总司令;第四,出任国防部长;最后,他指挥杜聿明等将领在东北成功击败了林彪部队。
展开剩余86%白崇禧担任国防部长后,立刻以新官上任的气势,着手整军。他首先将整顿的矛头对准了地方部队,进行大规模的编制调整,随后将这些地方部队整合到中央军的序列中。这一系列举措,实际上是蒋介石的战略安排。经历八年抗战,国民经济濒临崩溃,中央政府已经无力承担庞大的军费支出。更重要的是,蒋介石想借此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,巩固自己的独裁统治。
此前,白崇禧权力有限,拥有自己的军队,常与中央势力对抗。如今他成为国防部长,必须带头执行中央的政策,以身作则。不可避免地,他的“桂军”遭到了冲击。裁军意味着大量军官和士兵将失业,这些人在抗战中并肩作战,丢了饭碗后,生活陷入困境。
为了安抚这些失业军官,白崇禧在重庆建立了军官收容所,尽力为他们提供生活保障,避免他们陷入贫困。然而,好心难敌现实。抗战结束后,内战爆发,经济形势迅速恶化,重庆的物价飞涨,军官们的生活难以避免地受到影响。
不久,这些失业军官怨声载道,纷纷抱怨不公。为了引起当局重视,他们成立了“失业军官请愿团”,定期前往政府部门请愿,表达诉求。可当时国民党正全力应付内战,根本无暇理会他们,导致请愿效果甚微。
面对困境,有些军官选择忍气吞声,自认命苦:“这就是命,认了吧。”但也有像胡斌这样的人,决定奋起反抗。胡斌原是团级军官,部队改编后失去了职位。他军衔中校,生性张扬,外出时常佩戴中校臂章,因而被人称作“胡中校”。
1946年5月,胡斌向当地法院递交诉状,控诉白崇禧仗势欺人。他声称白崇禧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五分之一价格买下大量民地,建起别墅,还包养女人,搞不正当活动。更有甚者,白崇禧还占用了他家在老鹰岩的地皮,为母亲修建坟墓。
胡斌愤怒地宣称: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已经到了20世纪,白崇禧竟敢欺压百姓,以权谋私,士可忍孰不可忍!”递交诉状后,他松了一口气,等待法院的判决。然而半个月过去,法院毫无回应,胡斌焦急万分,不知所措。
这时,一位朋友建议道:“不如借助媒体曝光,越炒作越好,用舆论压力逼他们回应,法官和白崇禧都会感到压力。”胡斌中校人脉广泛,新闻界的朋友不少,在他们的协助下,他召开了新闻发布会,邀请重庆及南京、上海多家报社记者参加。
为了制造震撼效果,胡斌请妻子出场,她声泪俱下讲述白崇禧如何仗势欺人,自己如何孤立无援,这番真情流露令现场气氛凝重。记者们捕捉到这个故事,经过渲染报道,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民间反响强烈。
各界团体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声明,市民写信谴责权势人物白崇禧,声援受害者胡斌。与此同时,白崇禧的政敌——何应钦和陈诚阵营的骨干也开始蠢蠢欲动,借机推波助澜。何应钦曾任陆军总司令,陈诚曾任军政部长,都是蒋介石的心腹,眼看一个出身杂牌军的将领坐上国防部长和陆军司令的位置,他们怎会甘心?
这些人怀恨在心,一直等待机会,今日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,怎会不火上浇油?
白崇禧坐立难安,召集心腹包括重庆区分会秘书长严守三、百龄餐厅经理马守义,92师师长汪宪及少将樊宪等人商议对策。樊宪怒目而视,提议“派人把那小子抓走活埋”,白崇禧赶紧制止,“这节骨眼上绝不能出这种乱子。”
严守三上前凑近白崇禧,轻声商议几句,白崇禧点头,终于眉头舒展。最终决定由马守义和严守三出面,尝试和平解决纠纷。
马守义等人约见胡斌,询问其具体诉求和底牌。胡斌沉吟片刻道:“我和白防长之间无冤无仇,老夫人已经去世,如今若继续闹腾也不合适,可我这口气,实在咽不下。”
马守义表示理解,“老夫人已入土为安,事情已成定局,我们建议白将军给您一些补偿,您看如何?”
胡斌假装宽宏大量,提出了三个条件:“一、让我当陆军少将;二、拨款让我出国考察;三、给我四十根金条,合计400两黄金。”
这些条件对白崇禧来说不算难事,但一旦曝光,必然产生负面影响。于是他们没有当场答复,留待白崇禧决定。
白崇禧一听,怒拍桌子说:“我买地完全合法,修建西泉别墅也是为了党国利益,绝不能答应这些无理要求。”
事实上,南京失守前,国民政府撤退到重庆,日军频繁轰炸。为保护政要,国防部征用峡谷西口土地,修建防空洞和别墅,白崇禧和钱大钧还于1942年在西泉创办中学,分别担任名誉董事长和校长,培养人才。
事态僵持不下,胡斌拒不让步,白崇禧也坚决不妥协。为施压,胡斌让哥哥胡国栋出面操纵媒体,持续对白崇禧进行舆论攻击,战火愈演愈烈。
白崇禧焦虑万分,想到四川省党部官员“活孔明”黄季平。黄号称智谋过人,与其智囊何北衡密谋后认为,既然胡斌已经起诉,不可能善罢甘休,白崇禧必将有所损失。
他们找到胡斌,经过多次劝说,对方终于松口,同意赔偿100两黄金,并承诺不再纠缠此事。白崇禧得知后,故作大方:“不过100两黄金,给他吧!”
为了避免麻烦,他建议在法庭上公开调解,不私下了结。
一周后,“白崇禧占地案”正式开庭。因何北衡运作,案件被安排在成都铜梁县审理,以减少外界干扰。
法院请县田粮处长屈玉峰暗中丈量老鹰岩土地,准备充分后,案件正式开庭。法官主持庭审,原告胡斌、被告代理律师江某、保长、镇长及相关官员悉数出席。
屈玉峰询问胡斌:“听说你们已达成协议,白先生赔偿你100两黄金,是真的吗?”胡斌点头称是。
屈玉峰转向江律师:“白先生的100两黄金带来了吗?”江律师将一包金条放到桌上。
法官检查确认金条真伪,胡斌眼露贪光,正欲伸手,江律师打断道:“请原告出示老鹰岩土地的地契!”
胡斌顿时哑口无言。事实是,这块地本是他祖上所有,但他染上毒瘾,欠下赌债,早已将土地卖给地主张某。张某去世无嗣,胡斌想趁机捞取好处。
屈玉峰指出,张某死后土地应归国家所有,胡斌无地契,不具备索赔资格。
最终,企图从中渔利的胡斌低头认输,西泉诉讼案画上句号,白崇禧悬着的心终于放下。
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史料,谁又会想到这位赫赫有名的白防长,竟然也曾被地痞敲诈,险些陷入困境呢?
参考文献:《白崇禧遭遇西泉讼案》陈兰荪 - 《文史月刊》 2003年
发布于:天津市中鑫优配-网上炒股加杠杆-股票怎么开通杠杆账户-上海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