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2日晚上,南京南站候车厅里挤满了人,脚步匆匆,说话声此起彼伏。大家都在等车,各忙各的。突然,一阵急促的广播打破了这份喧嚣,广播里焦急地呼叫医护人员,A4检票口有旅客突发疾病,急需救助。
李梦旖,32岁,带着10岁的儿子和6岁的女儿,正等着去苏州的末班车。她是广东韶关人,在粤北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当护士,有12年临床经验。同事们都叫她“拼命三娘”。
女儿已经累得睡着了。她自己呢,却被突如其来的求助声拉扯着。一边是自己的行程,一边是职业的责任。接下来的几分钟,她要做出一个惊心动魄的决定。这个决定,不仅救了一条命,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,大家都在讨论医者的仁心和社会的舆论。
救命跑酷,争分夺秒
广播响起时,李梦旖在A21检票口,而求助地点在A4,足足有500米远。她乘坐的列车,检票快要截止了,留给她的时间可能还不到半小时,甚至更短。
一边是马上就要赶不上的车,身边是两个需要照顾的孩子。另一边,一个素不相识的人,命悬一线。短暂的犹豫后,她果断把背包塞给儿子,叮嘱他原地别动。
接着,她又把熟睡的女儿托付给旁边的旅客。没有丝毫犹豫,她转身就跑。身上穿着碎花连衣裙,逆着人流,几乎是百米冲刺的速度,直奔求助地点。那份坚决,看得人心里一紧。
到了现场,一个男人倒在地上,全身剧烈抽搐,口鼻还涌出鲜血,整个人蜷成一团,情况非常危急。李梦旖一眼就判断出来,这是癫痫大发作,当下最要紧的是清理口腔里的异物,别让患者窒息。
可这时,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出现了。她休假特意做的长款穿戴甲,又尖又长,不仅可能划伤患者,还会严重影响急救操作的精准度。
牙齿咬掉,血肉模糊
没有工具,她想都没想,毫不迟疑地用牙齿,一颗颗咬掉了五根指甲。鲜血顺着嘴角流下来,她根本顾不上这些。在短短的300秒内,她迅速采取了一系列专业的急救措施。
她亮明身份,检查患者情况,清理了血痰,把患者侧卧,不停地呼唤他,还疏散了围观的人群,好让空气流通。她的手指因为咬指甲已经血肉模糊,连衣裙上也沾满了患者的呕吐物。
现场有人看到她的举动,惊讶得说不出话。也有人小声议论,甚至带着嫌弃。但她根本顾不上这些,心里只有救人。经过她的及时救治,患者的意识渐渐恢复,身体也不再抽搐,终于转危为安。
事后,李梦旖平静地说,她“不是英雄,只是换了个地方上班”,还觉得“救人是天职”,身体比大脑反应得更快。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,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,让他们明白“有些事比玩乐更重要”。
善意遭质疑,键盘侠出没
李梦旖救人的视频在网上火了,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。大部分网友都竖起大拇指,夸她“人美心善”、“责任的象征”、“医者的尊严”,大家普遍认可医者的仁心。
然而,在铺天盖地的赞扬声中,评论区也出现了“恶心人的一幕”。有些网友质疑“这算不算‘非法行医’?”还担心“意外”发生后的责任归属。这反映出医患环境的复杂,以及“键盘侠”的不善。
这种现象,其实折射出医护人员在公共场合施救时,常常面临的困境。他们不只是凭着救人的冲动,还要考虑“一纸责任书”,在职业本能和潜在风险之间反复权衡。
浙大二院急诊医学科的卢骁副主任医师也提醒,美甲不仅会影响急救操作,还可能干扰血氧饱和度检测。他建议医护人员即使不在岗,也最好保持短指甲。这进一步说明了职业要求和个人习惯之间的平衡有多难。
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,李梦旖那种近乎本能的“冲动善良”才显得格外珍贵。它告诉我们,医护人员在巨大的压力下,依然坚守初心,是多么不容易,多么伟大。
妈妈是奥特曼,榜样力量暖人心
患者转危为安后,李梦旖跟车站工作人员交待了患者的情况,建议赶紧送医,还简单普及了癫痫急救的要点。这时,距离列车检票结束,只剩下不到4分钟了。
她飞速赶回检票口,路上还不忘打电话安抚孩子。等她赶到时,孩子们正抱着她的背包,缩在角落里,一脸担忧地等着。儿子的T恤后背都湿透了,铁路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安抚他们。
在乘务员和铁路工作人员的帮助下,李梦旖带着孩子,在最后一刻顺利登上了列车。上车后,女儿紧紧抱着她,泪眼朦胧地说:“妈妈,你伟大得让我们骄傲!”
儿子则夸妈妈救人时“特别帅,就像奥特曼!”这些稚嫩又真挚的话语,是对李梦旖行动最好的肯定,也印证了她想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初心。
8月24日,李梦旖和孩子们再次来到南京南站。儿子在患者倒地的地方献上鲜花,女儿则画了一张卡片写道:“谢谢勇敢的妈妈,救了我们的大朋友。”这份传承,让善意有了具体的延续。
李梦旖的善举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回应。铁路工作人员为她开通了快速通道,确保她顺利登车。南京铁路公安处为她申报了市级见义勇为奖,苏州文旅局也提供了免费景区门票。
更让人感动的是,被救的王先生康复后,带着家人专程到医院致谢。他感慨地说:“如果不是李护士,我可能就见不到女儿开学了。”这份来自被救者的感谢,是医护人员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慰藉。
这次事件还引发了大家对公共场所配备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以及表扬协助看护孩子的旅客的讨论。它促使社会对善意互助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,呼吁更多人关注并支持紧急情况下的施救行为。
结语
李梦旖的故事,远不止一次简单的急救。它深刻地诠释了医者的初心,也成了一面镜子,映照出复杂又温暖的社会图景。
她咬掉美甲的那一刻,不只是为了挽救一个生命,更是她对职业的忠诚和对生命的敬畏。正如网友所说:“你咬掉的是美甲,留下的是医者的尊严。”
医者仁心,不分工作内外,不受时间地点限制,永远闪耀着光芒。这份勇气与爱,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无形力量,也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。
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对医护人员多一份理解与支持,共同构建一个充满善意的环境。让孩子那句“妈妈,我们以你为荣”的骄傲,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,让这份光芒持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。
中鑫优配-网上炒股加杠杆-股票怎么开通杠杆账户-上海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