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碰到一个让人心酸的案子。有个外卖小哥,工作勤勤恳恳,订单好评率特别高,一家人就指着他这份收入过日子。可一次入职后的体检,查出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,站点很快就找了个理由把他辞退了。小哥一下子没了收入,全家的生活都没了着落。从这个事儿,我就想跟大家好好聊聊为啥会存在对乙肝携带者的歧视。
处理劳动纠纷案件时,我发现大家对乙肝传播途径的误解特别深。好多人因为这些错误认知,对乙肝携带者产生了不必要的恐惧和歧视。其实,乙肝传播有三大真相。
母婴传播是一个重要途径。妈妈如果是乙肝患者,在生孩子的时候就可能把病毒传给孩子。还有血液传播,输血时输入含乙肝病毒的血液,或者在不正规的地方纹身、打耳洞,用了没消毒的器具,都可能感染。另外就是性传播,和乙肝患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,也有感染风险。
但有两个谣言特别害人。很多人觉得日常接触,像一起吃饭、握手、拥抱就会传染乙肝,其实不会。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,正常日常接触很安全。还有人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乙肝,可到现在也没有科学研究能证明这一点。了解了这些真相和谣言,我们就能正确认识乙肝传播,不再盲目害怕。
知道了乙肝传播的真相,再看看企业在用工方面的问题。企业常常会用一些“隐性筛选”机制,打着其他理由的幌子,行歧视之实。
我之前接触过一个文员的案子。她入职没多久,公司开晨会突然通知全体体检。她查出是乙肝携带者后,很快就被调到边缘岗位,工资也降了。这就是企业常用的手段,以体检为由筛选出携带者,再变相调岗降薪。
企业还会在招聘公告里写一些看似合理,实际是歧视的条件,比如要求“身体健康,能适应高强度工作”,就是在排除乙肝携带者。面试时,也会问一些和工作无关却能暴露健康状况的问题,一旦知道是携带者就不录用。
签订劳动合同时,企业也会加一些隐蔽的歧视条款,像规定员工工作期间不能生病,否则解除合同。还有企业以“业务调整”为由辞退携带者,其实就是不想用他们。这些隐性手段,让乙肝携带者在就业中处处受限。
面对企业的这些歧视行为,乙肝携带者不能坐以待毙,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。如果遭遇了乙肝歧视,有3步取证法可以试试。
首先,保留好相关文件,像招聘公告、面试通知、劳动合同,里面可能有歧视内容。其次,注意收集聊天记录,现在很多沟通都通过微信、短信,可能会有企业歧视的证据。最后,可以录音,和企业领导沟通时把对话录下来,但要注意合法合规,别侵犯别人隐私。
有了证据,就可以通过4种渠道维权。一是和企业协商,直接跟企业说他们的行为违法,要求恢复工作或给予赔偿。二是找劳动监察部门投诉,他们会调查企业,如果存在歧视会进行处罚。三是申请劳动仲裁,准备好证据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。四是向法院起诉,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或企业不执行,就可以走法律程序。
对乙肝携带者的歧视,主要源于公众认知偏差、企业隐性筛选和维权成本高。要改善这种情况,社区可以多搞普法活动,让大家了解乙肝真相。企业也应该进行合规培训,摒弃歧视行为。乙肝携带者自己也要勇敢主张权益。只有大家一起努力,才能让乙肝携带者在就业中得到公平对待。
中鑫优配-网上炒股加杠杆-股票怎么开通杠杆账户-上海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