疼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感受,也是让人难以忍受的不适。在中医理论中,痛症被称为“痹症”,常常与经络堵塞有关。经络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,它相当于人体的血管和神经系统,贯穿全身,调节着气血的流动和身体的正常运行。当经络遭遇堵塞时,气血运行受阻,就会引发疼痛。
那么,具体哪些经络的堵塞会导致哪些身体部位的疼痛呢?下面给大家一份12经络堵了身体疼痛对照表作为参考。
1. 手太阴肺经络堵塞:胸闷、咳嗽、咯痰
2. 手阳明大肠经络堵塞:腹痛、便秘、口臭
3. 足阳明胃经络堵塞:胃脘疼痛、消化不良、纳差
4. 足太阳膀胱经络堵塞:下腹疼痛、尿频、尿急
5. 手少阳三焦经络堵塞:头痛、目眩、耳鸣
6. 手厥阴心包经络堵塞:心痛、胸闷、心悸
7. 足少阴肾经络堵塞:腰痛、遗精、尿频
8. 足厥阴肝经络堵塞:头晕、目眩、失眠
9. 手太阳小肠经络堵塞:肩颈疼痛、手臂酸麻、肠胃痛
10. 手少阴心经络堵塞:心悸、胸痛、口干
11. 足大阳膀胱经络堵塞:背痛、腰痛、尿急
12. 足少阳胆经络堵塞:头痛、目眩、胆囊痛
根据中医理论,经络堵塞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外感风寒湿邪入侵、情绪压抑、饮食不节等等。对于经络堵塞引发的疼痛问题,我们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和治疗。
中医治疗痛症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通过调理经络,以改善气血的流动状况。常用的方法有推拿按摩、针灸、艾灸等等。推拿按摩能刺激经络穴位,促进气血流动,缓解疼痛。针灸则通过刺激经络穴位,调和气血,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。艾灸则以艾条燃烧产生的热能刺激穴位,促进气血流动,达到舒经活络的效果。
另外,中药对于疼痛也有一定的疗效。中医历代名方中,有很多经典的方剂被广泛用于治疗痛症。比如《金匮要略》中的桂枝加附子汤,适用于寒痹、四肢厥冷的痛症。《伤寒杂病论》中的川芎茯苓丸,则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症。
12经络的堵塞疼痛
中医总说,经络不通,疾病找上身,其实这也是有根据的,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经络养生的知识吧。
对号入座,你哪里堵了?
心经不通一一记仇。
肝经不通一一发怒。
脾经不通一一抱怨。
肺经不通一一悲伤。
肾经不通一一压力。
心包经不通一一压抑。
胆经不通一一焦虑。
胃经不通一一急躁。
小肠经不通一一哀愁。
大肠经不通一一懊恼。
膀胱经不通一一消沉。
三焦经不通一一紧张。
痛,则不通
▼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“滞则不通,不通则痛”。中医上说的经络是运行气血、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。如果身体有疼痛又查不出具体病因,可以试试从经络入手。
“滞则不通,不通则痛”。中医上说的经络是运行气血、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。
有些疼痛是五脏疾病的警示
身体某个部位突然疼痛时,我们只知道出了问题,但问题到底在哪里,却没有明确的概念。其实有些疼痛与器官有关,快来了解一下我们的身体,找出疼痛的真实原因吧!
心脏:心脏有问题的人会突然发生胸口疼痛,痛感还会扩散到左臂、肩胛骨、颈部。
图片
肾脏:人们经常把背痛与肾脏问题混淆。肾脏出问题时,会感觉肋骨下传来深切的疼痛,这种痛还会扩展到腿部,如果是背痛,只会感觉肌肉痛,痛感没那么深切。
图片
小肠:小肠出问题的话,肚脐周围会很痛。如果弯腰或走路时这一区域突然疼痛不止,一定要去看医生。
图片
大肠:右下腹疼痛的话,可能是大肠病变,大肠病变还会引发便秘。
图片
肺部:因为肺上没有神经末梢,所以感觉不到痛,但肺出问题胸口会隐隐作痛,还会咳嗽、呼吸困难。
图片
阑尾:阑尾发炎,右下腹会很痛,这种痛还会扩展到胃部、右腿。如果这个区域疼痛,又出现了恶心、呕吐、发烧、便秘、腹泻等症状,要及时就医。
图片
胃部:胃出现问题,中腹部会疼痛,背部同一位置也会疼痛。胃、食道引发的疼痛经常与心脏引发的疼痛混淆,最好去看医生。
图片
胆囊和肝脏:这些器官出问题会导致右上腹疼痛,后背同一地方也会疼痛。肝脏出现问题,还会出现黄疸、嘴巴有酸味等症状。
图片
胰腺:上腹部中部疼痛,有可能是胰腺问题,这还会引发胃痛。饭后、躺下后疼痛加剧,很可能就是胰腺病变需要及时就医。
图片
这些小知识只能帮助我们初步判断身体病情,不能当作绝对的标准。如果身体不舒服还是要看医生。每个人都应该定期体检,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健康更重要的东西了!温馨提示:本号意在传播中医文化,文中提到的中药方子,仅供学习交流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中鑫优配-网上炒股加杠杆-股票怎么开通杠杆账户-上海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